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新闻中心 > 校园新闻

留学“归国潮”正是高校揽才好时机

来源: 陕西中港腾飞学校     时间: 2017-04-14    浏览3848次

 21世纪什么最贵?人才!面对这次最大规模的留学人才“归国潮”,高校理当以时不我待的机遇意识,作出清醒而理性的判断,做好充分且精准的应对。

有媒体从近日召开的2017年留学人员回国服务工作部际联席会议上获悉:截至2016年底,我国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265.11万人,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海外留学人才“归国潮”。其中,2016年回国43.25万人,十八大以来5年间回国人数占到70%。

“归国潮”澎湃而至,从根子上讲,这是快速发展的中国为广大归国留学生创新创业、实现梦想提供了绝佳的土壤和平台的必然结果。甚至有相关专业人士预测,未来5年我国还将迎来“进大于出”的历史拐点,从世界最大人才流出国转变为最主要的人才回流国,成为国际人才竞争格局的重要一极。应当说,人才加速回流的态势喜人,这已充分彰显出我国强大的“人才磁铁”效应,更是体现了中国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。

在高等教育领域,在“双一流”建设全面铺开的崭新历史阶段,高校也当为一大批高层次留学人才搭建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。站在这个舞台之上,他们能够获得一种人尽其才、如鱼得水的满足感和踏实感,有一种参与创新型国家建设、人才强国战略的融入感和真切感,还有一种学有所成、报效祖国的家国情怀和价值体现。

事实上,伴随着各种引才项目的竞相发力,各项人才政策的创新引领,诸多体制机制的精准理顺,也迎来了“双一流”建设中一流师资队伍建设的“春天”。在如何看待一流师资建设的问题上,想必理应站在全球视野、国际大舞台上加以审视,让广开进贤、广纳英才的集结号声动四海。当前,国内高校“抢挖人才”现象愈演愈烈,那何不转移一下视线,拿出这股劲头吸引来自国外的顶尖人才呢?一方面,通过政策红利、丰厚待遇、纯粹学术环境以吸引大批留学归国人员学成荣归;另一方面,也诚邀对中国高等教育甚感兴趣的大批国外专家学者为我所用,扩大来华留学的优秀外国学子扎根留驻,使国内的一流大学成为海外各类高层次人才向往齐聚之地。

电影《天下无贼》中有这样一句经典台词:21世纪什么最贵?人才!不错,面对这次最大规模的留学人才“归国潮”,高校理当以时不我待的机遇意识,作出清醒而理性的判断,做好充分且精准的应对。首先要直面归国人才的“水土不服”问题。高校应找准问题症结所在,积极创设与国外条件类似、环境相仿、理念相通、文化融合的创新氛围,为他们提供“量衣裁体”的个性化辅导和支持服务,设身处地为他们解除生活上、学术科研上的后顾之忧,形成无障碍的学术合作生态,激发对祖国文化特性的认同感,让他们真心“落地扎根”下来。

当前,归国人才反复权衡和比较的已不再单单是薪酬待遇,更为看重的反倒是良好的学术科研软环境。故而,高校应对照国际科研运行的先进模式,打破传统科研管理的预算申报、考评标准等束缚,全面实施“学术优先”的管理方式,全面提高包括职称评定、配备研究生计划、赋予团队带头人等在内的学术供给质量和水平。另外,莫要“种了花盆忘了田”,一方面,唤起归国人才的主人翁意识,给予其宽松、自由的学术信任和保障,为其提供更高层次、更大平台做“大事”,实现其自我价值和个人梦想。另一方面,更要多考虑归国人才对现有团队和青年教师的带动效应,强化校内学术组织质量文化和生态建设的集聚作用,形成“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,育一团队则少长咸集”的生动局面,促进本土和海归的融合发展。

广大留学人才掌握全球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,熟谙国际规则体系和创新规律,是中国实现创新发展的人才资源“富矿”。在进一步发挥好积极、开放、有效的人才制度优势作用之下,以人才群体之力量,聚合国际视野之优势,“双一流”建设所需的一流师资队伍有望更快实现。